我的小窩就在學校旁邊,夜晚時常從校園傳來陣陣蛙鳴交響曲,因為太平常了,以致未曾仔細瞭解青蛙的種種;看到李世榮老師的「青蛙不簡單」這本書簡介,才知道原來青蛙世界是那麼多采多姿。 《青蛙不簡單》 為了捕捉到青蛙生活中許多的精彩瞬間畫面,蹲在原地等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。 由李老師撰文、攝影的《青蛙不簡單》可說是他觀察青蛙數年的精華,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書,深入淺出,從青蛙的身體入門,到牠們從蝌蚪變成青蛙的「一生大事」,六十多頁的彩色圖片簡直是一部青蛙寫真集。 學青蛙學習自然觀察
李老師對青蛙的熱愛,仔細的觀察,教導我們從聲音來辨識青蛙的種類,比如「莫氏樹蛙」的聲音像火雞叫,咕嚕咕嚕…咯咯咯…;
「拉都希氏赤蛙」很難記,可以取諧音:拉肚子吃西瓜,而且牠的叫聲也像拉肚子一樣:嗯~嗯~嗯~;
「虎皮蛙」的叫聲很好玩,像曹操一樣,曹操奸笑聲:呵~呵~呵~;
「貢德氏赤蛙」的叫聲像狗叫,對於初次觀察青蛙的新手,很容易以為是狗狗掉在水裡喔! 對於李老師這樣有趣的介紹,不僅讓孩子印象深刻;好記好分辨,增加了孩子對青蛙的瞭解,也提升對青蛙觀察的興致。
變成青蛙王子公主~用同理心找青蛙進而愛護動物與環境 「把自己變成一隻青蛙,你就有辦法找得到青蛙!試著用青蛙的想法去尋找青蛙,一點也不難。」這是李老師觀察青蛙多年給我們的建議。在這綠色的大自然裡,我們要躲藏在哪裡比較適合?比較不會被找到?萬一被發現了,我要趕快怎麼逃命?如果你是一隻小小青蛙,你要躲在哪裡才不會被發現?這樣的同理心,對我們觀察青蛙有相當的助益,常常在找到牠、看牠、欣賞牠時,因為對牠的瞭解而愛上牠,更進一步去愛護環境裡面的其它動物朋友,也對這個環境有更多的保護意識。 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的自然生態鏈 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,雖然是小小的一隻青蛙,在食物鏈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牠是個捕蟲高手,能夠清除農業蟲害;同時也是很多動物的食物,鳥類、蛇類、許多水生動物都以青蛙為食。 不同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不同的青蛙,牠可能是綠色、也可能是褐色,為的也是與環境一體、產生保護效果,以增加生存的機會。而他通透的皮膚,和水、環境直接接觸,能很快反應環境的變化,青蛙就像環境的監測器,一個有毒或污染的環境,青蛙是不會願意生活的! 陪孩子一起學習尊重與疼惜自然環境 藉由《青蛙不簡單》這樣的介紹,讓我與孩子對青蛙有基本的認識,瞭解了牠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環境。除了讚歎造物主的微妙造化,創造了如此可愛的生物,平時也讓我們多了機會去接觸大自然、去觀察大自然中的生物,增添生活樂趣,而且因為常親近自然、接觸生物,我們對環境更有一份尊重與疼惜,並身體力行去愛護及保護這環境,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穫。 |